从英镑、美元、欧元、德国马克以及日元等国货币的国际化历程来看,货币的国际化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从国内支付手段或交易货币上升为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二是从贸易结算货币上升为金融交易货币和国际大宗商品计价货币,三是从金融交易货币上升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其次,对于微观经济机制的变革,不应侧重于产权制度改革,而是应着重于在企业初次分配领域引入利益分享制度,用分享经济机制的综合效应对付经济发展停滞、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即滞胀问题,这是治本之策。由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公式w=c+(n1+n2+n3)知,企业净收入按比例由国家、集体、个人分享,使三者利益同向增减、荣辱与共。
社会主义分享经济通过事先确定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享比率,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了政府和企业的分配行为。内容提要:反滞胀[1]是个世界性难题,凯恩斯政策在治理滞胀时无效。加强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拓宽企业彼此之间的发展领域、增强实力。如果这种严重失衡的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不能根本性改变,只能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严重时酿成经济危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为自己劳动的自主联合劳动者,因此,用自主联合劳动范畴取代了长期沿用的雇佣劳动范畴,在理论上确立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有助于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
[1]所谓滞胀就是指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失业增加共存的现象省略修正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总公式:w=c+(n1+n2+n3)。为推动中国交通标准走出去,中国进出口银行已联合有关方面,承担了交通建设标准的编译工作,未来将加大力度推动中国标准在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扩大国际应用范围,帮助中国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舞台。
与商务部合作,共同搭建服务外包产业融资平台。当前,中国走出去正迎来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当仁不让的责任。尤其是一些政治风险更加难以把握和控制,比如利比亚动荡和内战给企业带来巨大困难。最后,还应建立一个与走出去相适应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保险制度。
如日本建立的海外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资源开发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设立对外并购基金,或针对特定地区、特定市场设立若干股权投资基金,采取国家、企业、银行、专业投资机构相结合的股权结构,以民间资本为主,实行商业化运作,这样做的成功概率更大一些。
十年历程,成绩斐然,挑战严峻十年风雨征程,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建立与现阶段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中国绝大多数走出去企业比较善于利用成本和质量优势进行产品竞争,却对掌握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权缺乏足够关注和重视。第一,全面落实国家对外援助承诺。
不少企业的国际业务经营难以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不得不独自承担走出去的各种风险。第二,分享经验,助力企业控制海外风险。推出了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十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加国际竞争,在竞争中迅速成长,其命运也与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以对外投资为例,根据《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商务部数据,2010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是2002年的25.5倍。第二,支持了众多海外重大并购项目,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可能带给中国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企业如何因势而变、趁势而上,中国金融机构如何顺势而为,为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渣打银行、恒生银行等境外代理行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融资合作。
中国进出口银行已与罗马尼亚进出口银行、印度进出口银行、韩国输出入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等22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如中国国有企业一直被部分国家主观解读为具有政府背景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对其开展国际业务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如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电信设备龙头企业,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等几乎所有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以及中石化、中色建设、中钢、振华港机、三一重工、上汽、一汽、奇瑞、联想、海尔、海信、TCL等均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如利用政府援外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为企业在受援国承包工程、开发资源、投资建厂提供支持。在1994年成立之初,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为机电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的出口提供资金支持。从国际实践看,通过进出口银行及类似金融机构支持海外投资是各国普遍做法,尤其在本次危机中,这类机构的功能被显著强化。
第三,开发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的融资产品。这些项目不仅显著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水平,带动了经济增长,而且伴随项目实施,中国企业还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当地培养了具备熟练技术的人才,解决了大量当地就业。
中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订上处于从属地位,导致很多企业走出国门因为规则和标准适用问题陷入被动。同时,利用与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商会的良好关系,为企业牵线搭桥,协调关系,营造良好投资与经营环境。
如设立了特别融资账户部,发起设立了成都银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庆进出口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这方面可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
二是要加强对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注重对当地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提高跨文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与墨西哥外贸银行、土耳其实业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签署了贸易融资、信用证代付、风险参与或信用担保等业务合作协议。在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实力尚不雄厚的情况下,要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做好自身最具优势的业务,力争专而精,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考虑进入新的领域。开展国际结算、对外担保、保函、保理、咨询等中间业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
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满足企业以绿地投资、兼并收购、合同协议、合作开发、交钥匙工程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金融需求。新时期支持走出去任重道远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立行之本,就是支持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尤其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期发挥关键作用。
此外,国内企业还可考虑与外国跨国公司联合走出去。第一,支持了一大批走出去骨干企业,推动了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如与文化部合作,支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出口基地。中国要延续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辉煌成就,并在新一轮国际竞争浪潮中再次抓住当前机遇,就必须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来源:《中国金融》 进入专题: 走出去 。既有传统绿地投资,也有跨国收购和兼并。业务覆盖亚洲、欧洲、非洲、拉美、北美、大洋洲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形式日益丰富,行业不断拓宽。
第三,支持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项目,为中国树立了良好国际形象。如支持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意大利CIFA股权项目,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工业领域最大的现金收购,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
专门设立境外投资贷款和对外承包工程贷款等业务品种,并利用联合融资、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等多种结构的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支持。各国引资政策出现分化,一些国家政府重新开始强调管制,以国家安全、环境保护、民众利益、保障就业等名义设置隐性投资壁垒,从而加大了跨国投资的风险和成本。
第二,开拓适合发展中国家具体国情的融资模式。中国企业在境外缺乏信用基础,导致其在向境外银行贷款时面临门槛高、利率高、额度少、期限短等困境。